<餐廳的空間心理學---好聰明企業主專欄之3>
今天在路上碰到一個餐廳老闆,是過年前後曾來諮詢我的朋友。
他告訴我,聽君一席話後,調整了餐廳桌椅動線,以及結帳櫃檯的擺設,外加在門口擺上一個畫架與Menu後,果然生意從清淡到恢復生機,又從生機轉趨高朋滿座。
我聽了真是為他感到高興。
高興的原因很簡單,就只是幫助一個愁眉不展的老闆,解決了生意困境而已。
其實,也不是我有多厲害,不過是旁觀者清,當局者迷罷了。
<餐廳的空間心理學---好聰明企業主專欄之3>
今天在路上碰到一個餐廳老闆,是過年前後曾來諮詢我的朋友。
他告訴我,聽君一席話後,調整了餐廳桌椅動線,以及結帳櫃檯的擺設,外加在門口擺上一個畫架與Menu後,果然生意從清淡到恢復生機,又從生機轉趨高朋滿座。
我聽了真是為他感到高興。
高興的原因很簡單,就只是幫助一個愁眉不展的老闆,解決了生意困境而已。
其實,也不是我有多厲害,不過是旁觀者清,當局者迷罷了。
<創業該從簡單開始?還是困難下手?---好聰明企業主專欄之2>
創業做生意,到底是一件簡單的事?還是艱困的事?
我的觀察是:可易,可難,也可先難後易;但最怕的是--先易後難。
此話怎說呢?
可易,是因為創業者若沒有感覺有一個商機可以擄獲,就不應該輕易投入資金去創業。
創業就像打仗一樣,打仗就要打勝仗,要打輕鬆的戰爭。如果一場戰爭並不容易打,其實聰明的創業主是不應該輕啟戰端的。
<內需、外銷都是錢,別被經濟低成長給騙了---好聰明企業主專欄之1>
日前看到一個統計資訊,覺得很有趣,因此分享如下:
根據統計,台灣中小企業自2014年開始,營收已有8成來自內銷;2015年比重持續提升,顛覆過去「出口導向」的現象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分析指出,傳統產業模式已然翻轉,促使中小企業對於消費需求的轉變必須作出回應,才能拓展市場創造新商機。
過去我們總認為台商是一只皮箱走天下,以接單、代工製造、外銷的模式闖天下。但很顯然地,那種小草型態的台商早已經長大成人且開枝散葉,成為像鴻海這樣全球化布局營運的大集團。
新一代的小草型企業,要嘛做進口代理,不然就要做以瞄準內需市場為主的服務業或製造產業。這是新一代中小企業主的機會,也是新的時代的新創業思維。
但有趣的是,內需市場是在原來的餅內分餅。比如電子商務做得好,網路賣衣服賣得嗄嗄叫,當這些網路贏家抱得滿手鈔票時,被排擠的是原來實體賣衣服的商家。這就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計算方式來說,終端市場消費金額的總數是不變的,變的只是店家由A(offline)轉到B(Online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