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如來。」
這是佛教徒常常引述的一句美好偈語。但對一般人來說,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
***
人的一生都在追尋人生的目標,有些人設定的目標是要成為有錢人,有些人夢想功成名就,不論是什麼目標,我們總想出人頭地。
但這些出人頭地的目標,很多都是來自於在浮沉人事中,跟外界芸芸眾生的比較而來。
當我們看見當醫生的人很有錢,我們就會想在年輕時努力考上醫學院,未來去當一個醫生。
當我們看見半導體業的工程師能坐擁高薪,我們就立志讀電子資訊相關的科系,將來好到半導體相關的上市櫃公司服務。
當我們看見嫁給高富帥,就能走入豪門,享受炫富生活時,我們就會想要找到富二代的帥哥當心目中的白馬王子。
講藝文一點來說,當我們看見作家、藝術家的作品受到市場肯定,那些有文學與藝術特長的人,就會想要在文青領域闖出一番名號。
體能發達的人,則渴望在運動界、在極限運動、在激烈的競技場合上奪得獎牌,出人頭地。
***
不同的時代,我們會有不同的人生追求。
但這些作為成功典範的角色設定或職業別,又往往是來自於當下最賺錢、最名利雙收、最受眾人肯定的職業或角色。
我們這個生命體,彷彿帶著一張空白磁碟,來到這個已經有無數角色的世界裡,學習複製、轉貼與重製一個我們自己喜歡的角色。
我們透過模仿他人、深度學習,而後開始形塑自己在這個世界裡的樣貌。
我們的人生又好比是個捏陶師,在觀摩其他人的作品後,選擇了幾種典範,開始進行有模有樣的複製與學習。
當我們可以重新捏出一個接近宋磁的青花碗時,我們會感覺開心、有成就感。
當我們想捏出一個天目燒而不可得時,我們會感覺洩氣、挫折與失望。
我們的成就感來自於複製既有的成功典範,而這些典範之所以被冠上「成功」兩字,又是因為他們能贏得這社會多數人的掌聲。
因此,我們看似是世界的中心、是生命的主宰,但我們其實都在學習與模仿他人,企圖透過重製市場認可的典範,而讓自己感覺成為生命舞台上的最佳男主角或女主角。
***
但其實不是這樣的。
一旦我們想模仿或學習他人,我們其實已經將生命的主宰權交出去了。
歡迎100元/月訂閱
[打造A+人生 ----- Solon的香草天空與教練服務]
王志鈞 高頻思維教練
延伸閱讀